如何区别双相情感障碍和抑郁障碍 ?-广东太阳成集团tyc7111cc医药有限公司




太阳成集团tyc7111cc





你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疾病科普

如何区别双相情感障碍和抑郁障碍?

2025-05-16 17:09:38      点击:


      双相障碍和抑郁障碍存在很多相似之处。比如,两者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低落 、消极情绪,以及较高的自杀自伤风险 。对于大众来说,要弄清这两种疾病的概念并不容易,就连临床诊断也可能存在误诊。因此,厘清双相障碍与抑郁障碍的主要区别 ,对患者、家属及相关临床工作者都至关重要 。

1、在症状表现方面 

      在症状表现方面 ,抑郁障碍患者主要表现为有超过两周以上持续且明显的情绪低落、失眠 、食欲减退 、自卑感 ,以及注意力分散等症状,但不会出现兴奋或躁狂发作。这是两者最主要的区别。双相情感障碍是指在患者的生活中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 ,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心理疾病 。双相情感障碍的疾病的特征是情绪的不稳定性和转换性。它的病程一般是呈现发作性病程,躁狂和抑郁常反复循环或交替出现 ,每次躁狂和抑郁发作的时间长短不一 ,但是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双相情感障碍一般分为两种类型 ,即双相Ⅰ型和双相Ⅱ型 ,这两种类型的双相情感障碍都有比较明显的抑郁发作 ,但是区别在于,双相Ⅰ型有1次或多次相对较为严重的躁狂发作 ;而双相Ⅱ型有1次或多次轻躁狂发作,并无(严重的)躁狂发作。患者会难以分清幻想与现实,在工作和社交方面也会遇到重大问题 。

2、在治疗方案选择方面  

      在治疗方案选择方面,抗抑郁药物是抑郁障碍治疗的首选药物。 然而,对双相障碍患者来说,抗抑郁药的使用则可能引发躁狂或轻躁狂发作 ,还可能会加速躁狂和抑郁的交替出现,在临床上使用须慎重。 药物治疗是双相障碍治疗的基础 。 目前,我国主要使用心境稳定剂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进行治疗。 除此之外 ,由于抗抑郁剂可能增加双相障碍的转相率,其在临床上的使用多作为心境稳定剂的辅助用药。 在疾病发展的不同时期,用药也会有所调整 。对于患者来说 ,重要的是观察自身症状变化,定期复诊 ,并谨遵医嘱服药。 

3、在自杀风险方面 

      自杀作为抑郁症的常见表现,抑郁症患者终身自杀未遂的发生率为23.7%。也就是说,每5个抑郁症患者中 ,就有一个可能会出现自杀未遂的行为 。 双相障碍不仅给患者带来强烈的精神痛苦,还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JAMA Psychiatry》2015年研究报道 ,双相障碍患者的全因死亡率约为普通人群的2倍,而自杀则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流行病学数据显示 ,约34%的双相障碍患者在一生中尝试过自杀 ,其自杀风险约为普通人群的20~30倍。甚至许多研究发现,双相障碍的自杀风险即使在各类精神障碍中也当属最高。 目前,在双相障碍人群中 ,已知的自杀风险因素包括:单身、独居、失业 、自杀未遂史、近期或当前的抑郁发作 、更小的起病年龄 、童年创伤史  ,酒精或药物滥用等。双相障碍患者经历着抑郁与躁狂的双重煎熬,病情的反复 、治疗的负担、功能的减退,以及相关的神经生物学改变等都可能成为其自杀的导火索。不论是从临床诊治还是科学研究的视角看 ,患者的自杀都不能简单地归结于某个单一因素,更不能将其归结为患者的“脆弱”或“自私”。精神科医生 、心理治疗师、社会工作者 、媒体等各界人士应共同协作 ,帮助患者 、家属及社会大众重视双相障碍的自杀问题 、了解其风险因素 ,并进一步加紧预防。

4 、在社会政策方面 

      在社会政策方面,根据我国《严重精神障碍发病报告管理办法(试行)》,双相障碍属于严重精神障碍,需要具有精神障碍诊疗资质的医疗机构进行发病报告并建档 。与抑郁障碍相比,双相障碍患者往往需要更加密切的关注与照料 。因此,建立完善的医院—社区—学校支持系统对双相障碍的治疗、护理格外重要 。综上所述 ,双相障碍和抑郁障碍的相似之处主要体现在其抑郁发作的情绪表现及较高的自杀自伤风险,区别之处则体现在症状表现 、药物选择和社会政策三方面。因此 ,分清双相情感障碍和抑郁障碍,在临床治疗和社会治理中都非常重要 。

      不论是哪一类精神障碍,疾病的缓解、康复都是患者与医生共同努力的结果。对于双相障碍患者来说,稳定作息、适量运动、健康饮食 、维持社交等个人生活方式的调整就可以作为有效的自助手段 。








XML地图